中国高校“最后一课”:“细枝末节”折射人文温情
【资料图】
图为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典礼当日,该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为校长王树国撑伞。 西安交通大学供图
中新网西安7月9日电 (杨英琦)随着中国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出,2023年毕业季已近尾声。迎新之际,各地高校为学生呈上的“最后一课”愈加值得回味。
在西安交通大学,校长王树国为毕业生致辞时突降大雨,该校党委书记卢建军起身为其撑伞,引来在场师生欢呼致敬。无独有偶,西南政法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时也突逢大雨,当学生们为“雨中典礼”做好准备,校长付子堂却出其不意,以14字标题替代了3500余字的演讲稿,短短20秒内结束发言。
“一位言传,一位身教。”“校长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。”两场雨中演讲在网络上迅速升温,“真正的教育润物细无声”也成为网友共识。
与此同时,“毕业典礼搬进食堂”“校长带老师前往患病学生家中为其拨穗”“城市地标公屏‘点亮’高校毕业祝福”“高校书记、校长与毕业生共吃饺子以‘送骄子’”等毕业“名场面”不断更新,在毕业前的“最后一课”,学校的一举一动反而比言辞更引人注目。
但“最后一课”并非终点。深圳大学为毕业生们送上“好眠好梦的枕头”,校长寄语“高枕无忧,枕戈待旦”;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赠予学生的毕业礼盒内含飞机积木,祝福毕业生“梦想启航”;西北大学自2015年起将蓝田玉印章作为毕业礼,用玉石隐喻校训“公诚勤朴”……各高校用毕业礼物“花式”勉励初入社会的毕业生继续向前。
教育部门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,2023届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,再创历史新高。当走出校门,学生们看似已与学校“脱离”,但就业选择、生活方向仍无不受其影响。
西安交通大学的“西迁精神”实现数代传承。校方公布数据显示,该校2022届毕业生主动奔赴西部地区、基层一线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,西部地区就业人数比例达50.49%。截至今年7月1日,在该校已落实毕业去向的2023届研究生中,仍有超五成学生选择留在西部工作。
“毕业典礼已不仅是一种仪式,而成为一种文化标志。”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表示,毕业典礼上的种种细节,是学校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另一种呈现。他认为,此番“出圈”场景加深了高校与学生的情感联结,既发挥了毕业典礼独特的教育价值,也有助于加强学生面向社会的自我认同,尽显中国高校的人文细节与温情。(完)
关键词:
- 中国高校“最后一课”:“细枝末节”折射人文温情
-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崔成: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亟待突破储能技术瓶颈
- 2023年7月9日亚硫酸氢钠价格最新行情预测
- 发生了什么?这家外资公募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角色互换了
- 俄乌冲突500天后,黑海谷物倡议即将到期,续签命运如何?
- 新闻观察丨北约峰会将举行 外媒称北约在“秀肌肉”
- 侨银股份中标枣庄薛城区城市大管家合资合作项目
- 整体运行平稳 上交所科创50ETF期权上市以来成交活跃
-
集卡突然失控 撞上道路隔离墩
7月7日晚上6时30分,上海青浦区白石公路赵江路路口发生一起单车事故:
-
队报:金彭贝无意离队,未来几天将和坎波斯商谈未来问题
据《队报》报道,未来几天,巴黎圣日耳曼后卫金彭贝将会和体育总监坎波
-
广州一餐馆汤锅遭陌生女子投放不明液体,警方:嫌疑人已被抓获
广州花都公安2023年7月9日通报称,针对近日网传“广州一餐饮店疑被人投
-
艾奥瓦州老朋友河北行③丨蓝衫集团亚洲分公司总经理:雄安新区非常现代 中国在打造一个未来之城
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讯(记者赵博轩实习生李石米雯婷)7月1日至7月3日,
X 关闭
X 关闭